你不知道的生活醫學

你不知道的生活醫學 kiwago2557@sueshaw.com

高雄市某知名健身俱樂部日前傳出,一名正值壯年的李姓軍人在館內使用跑步機時,突然跌倒陷入昏迷,教練實施心肺復甦術,再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驗屍結果發現,李姓男子是因為心血管嚴重阻塞、心肌纖維化及冠心症,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

據當時在場的蕭姓女子表示,李姓男子跑步的速度非常快,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當男子突然跌倒陷入昏迷時,兩名教練隨即實施心肺復甦術,並通知救護車將男子送醫急救。

台東署立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志豪表示,心因性休克猝死很常發生在跑步活動中,而死者通常是平時缺乏規律的運動,體能較低,才導致心臟無法負荷突然的激烈活動而休克,因此缺乏體能鍛煉者切勿嘗試劇烈運動。

陳志豪醫生指出 ,高達二分之一的心臟病患,在第一次發生心因性休克時就猝死,而不幸的是其中有很多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了心臟疾病,因此建議45歲以上,及家族病史裡有親屬曾經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的民眾要定期做身體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身體疾病對症下藥。

陳志豪醫生提醒,心臟病患者不宜激烈運動,只適合進行緩慢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瑜伽、慢跑、體操,可加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在飲食方面則要避免三高,絕對避免高油、高糖與高鹽,最重要是清淡飲食為主。

正午過熱!心血管疾病者當心激烈運動造成猝死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068

遲來正義!男路跑意外猝死 高院判壽險業敗訴要賠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191

過勞無法靠補藥 管控「三高」才是基本方法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720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56

婦人長期吃素 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仍飆高羅東博愛醫院最近有一病例,一位長期吃素的婦女,某天早上在公園運動時,突然胸痛劇烈,送醫後診斷發現她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超標。為恭醫院營養師彭雪雲表示,吃素者如果攝取太多油脂與熱量,會導致壞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造成身體負擔

一般來說,素食含有較少的油脂(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以及較多的纖維素,能有效降低體內膽固醇,不過若「烹調方式」不健康,可就對身體有不好影響。



必利勁

營養師彭雪雲表示,有些素食者常會以油炸方式烹調食物,或是食用太多加工素食,因加工品較為重鹹、放入較多調味料,導致攝取太多油脂與熱量,會讓三酸甘油脂和壞膽固醇增加,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彭雪雲指出,素食者若使用太多椰子油或棕櫚油烹調食物,會攝取太多飽和油脂,對身體造成負擔,若又不常運動,恐怕會造成肥胖問題,也可能引發「代謝症候群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告「台灣成人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只要5項危險因子中(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三酸甘油酯上升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易併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優活相關文章:

  • 吃素瘦身反增胖? 許多女性吃素吃得不健康!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444。
  • 吃肉比較聰明? 營養專家:半素半葷最好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914。
  • 從中醫觀點建議民眾如何吃出健康
    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186。

一位中年女性導遊因長期揹負行李,苦於頸脖僵痛、兩側上肢痠痛無力多年,經檢查後發現罹患退行性第四、第五頸椎椎間盤脫出。病患起初以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處置,但症狀反覆,一直未有起色。

約在四年前,病患接受建議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四、第五頸椎,手術後恢復良好,重回職場工作。



必利勁

兩年後,病患又感覺相同症狀出現,尤其是在肩胛處。追蹤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原手術部位移植骨業已融合,達成手術目標,但在手術部位向上、向下鄰近部位椎體與椎間盤處,相較於手術前的呈像,卻有退行性變化。診斷是退行性第五、第六,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脫出,對照病患臨床症狀,亦符合該影像上的發現,即所謂「鄰近症候群」。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解釋,脊椎骨關節系統在生命自然過程中,會因反覆機械力作用磨損、加諸脊椎骨關節系統亦因應力性反應,產生種種結構上細微改變,結果就造成退行性變化,也間接造成包含於其解剖構造內的神經系統壓迫。

他表示,在保守性治療無效與疾病持續進行下,外科手術減壓,因此可阻遏疾病進一步惡化並收到緩解症狀功效,但手術造成脊椎骨關節系統上的改變,手術部位結構既有功能卻喪失,在脊椎骨關節系統原有負擔未減低情況下,脊椎骨關節系統中非手術部份,尤其是接近手術部位脊椎骨關節會增加較手術前更多負擔

馮睿哲說,如此加重、也加快接近手術部位脊椎骨關節退行性變化,產生所謂鄰近症候群,病患往往在一段時日後,基於保守性治療無效與疾病持續進行下,於該部位接受相同手術。

有鑑於手術雖可解決問題,卻有鄰近症候群困擾,人工關節觀念因而產生。它在使用上,於原有解剖結構改變下,儘可能保有原脊椎骨關節功能,如此減少手術後鄰近脊椎骨關節負擔,降低鄰近症候群發生機會。

馮睿哲表示,該女士在持續一年餘保守性治療仍不滿意情況下,經充份瞭解後,選擇於第五、第六頸椎處置放人工椎間盤,切除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六、第七頸椎。病患在手術後恢復良好,追蹤至目前為止,病患相當滿意。

事件性的憂鬱焦慮症 越慢就診越吃不好睡不好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處處充滿壓力,如果沒有適時排解,就可能引發憂鬱或焦慮等精神疾病。嘉南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張芳榮醫師提醒民眾,不安的情緒如果持續1個星期以上沒有改善,建議找精神專科醫師診治,及早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以免問題擴大。
 
張芳榮醫師表示,鬧得沸沸揚揚的塑化劑風波,引來國人對飲食安全的恐慌,坊間出現各種光怪陸離的塑毒症候群現象,消費者擔心飲品食物有塑毒,不敢買來吃或任何食物都想拿到衛生單位檢測,確定沒有問題才敢吃。這是一種因心理憂慮產生的情緒不安反應。
 
張芳榮醫師說,通常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經由媒體的爭相報導,民眾很容易因資訊的大量接收又欠缺正確認知,導致讓自己陷入事件陰影中。如果沒有適度紓壓或尋求諮商,加上個人情緒又沒有適度做好管控,極有可能引發相關症候群的出現。這時,人會處在恐慌或焦慮中,吃不下、睡不好、無所適從,生活作息受到影響。
 
張芳榮醫師指出,類似現象如果持續1個星期以上都沒有改善,或是變得更為嚴重,就要懷疑可能有焦慮、恐慌的症候,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醫師諮詢與評估,一旦確定有這方面的問題時,及時接受精神專科醫師個別心理及團體心理治療,配合適當用藥,症狀可以有效獲得緩解。
 
張芳榮醫師以臨床上常見的精神疾病做說明。一是恐慌症,在臨床表現上患者會有過度擔心害怕、心跳加快、呼吸不順、胸悶等極度不安、不適,快要失控窒息的壓迫感像排山倒海而來。另一是焦慮症,臨床上患者會有吃不下、睡不好、體重減輕,伴隨不安憂鬱的情緒。
 
張芳榮醫師表示,這幾年來國人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已經有明顯進步,也比較願意用正向的態度來面對,這是好現象,而精神科提供的專業治療和用藥也比以往更讓患者接受,這些都有助於國內精神醫療品質的提升,因此,一旦有精神方面的困擾時,建議民眾應及早找專業醫師診治。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團隊,日前利用單孔腹腔鏡手術完成肝腫瘤切除!最新及熱門的微創手術「單孔腹腔鏡手術」,傷口比傳統腹腔鏡手術的四孔更少,日前,雙和醫院一般外科團隊利用新的單孔腹腔鏡技術,經肚臍的小傷口,成功切除一個達7.5公分X 6.5公分 X 4.8公分的肝腫瘤,並在一小時內完成手術。 

有一位24歲的女性病患,因為腹脹、上腹悶痛就醫,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增生性結節腫瘤,惟恐出現肝腫瘤破裂的大出血風險,建議病人接受手術切除腫瘤,為了減少病患疼痛,醫師運用單孔腹腔鏡手術,取出一個7.5公分×6.5公分×4.8公分的大型肝腫瘤,手術時間僅一個小時。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信安指出,「單孔手術」是將腹腔鏡手術再升級,只利用一個二公分的小孔,所有的手術器械都透過單孔進入,手術難度較高,在極小的的象限中操作複雜的手術器械,對操作的醫師而言的確是一大挑戰。 
 
單孔腹腔鏡手術目前在雙和醫院較常運用範圍包括,膽囊切除手術(膽結石)、闌尾切除(盲腸炎)、大腸癌切除、袖狀胃切除(肥胖手術)。其中已經利用單孔手術完成超過200例的膽囊切除術,如今再利用單孔手術完成肝臟切除後,未來單孔手術也可運用於肝臟惡性腫瘤、肝硬化等難度更高的肝臟手術。


響應世界肝炎日 緊緊緊救C肝才有乾淨肝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根據世界肝炎聯盟(World Hepatitis Alliance)的統計,全世界平均每12個人就有1人罹患B型或C型肝炎;然而台灣地區卻平均每6個人,其中就有1人受到B型或C型肝炎感染,盛行率足足有世界平均值的2倍之高。由於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C型肝炎,因此民眾更應提高警覺,甚至及早治療!

C肝尚無疫苗預防未來發生率恐超越B肝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癌症死因統計,2010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肝癌位居第二名,而疾管局的研究顯示,2001~2007年間感染B型肝炎的發生率,約下降了2倍;反觀C型肝炎的發生率,不僅沒有下降,2004年甚至有微升的現象。

肝臟醫學研究教育基金會 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啟益醫師說明,由於民國75年5月開始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引發肝癌主因之B肝感染率已由10%降至1.3%,且推估30~40年可再降低其中的80~85%,但目前尚未有疫苗可預防的C型肝炎,其發生率則未有下降趨勢,且已直逼B型肝炎發生率,預計將來C型肝炎發生率可能超過B型肝炎!



必利勁

響應世界肝炎日 緊緊緊救C肝才有乾淨肝C肝及早治療治癒率高達7成以上
由於肝臟是無神經之器官,因此C肝發炎初期也無明顯症狀,導致肝炎患者往往等到症狀嚴重才就醫,錯失治療先機。根據陳啟益醫師醫師臨床經驗,就曾有一案例雖然已被診斷出為C肝,卻忽略治療,等到出現摸到肚子硬塊時,才發現已為肝癌末期,且僅剩半年存活期…但C肝患者若於發現時及早治療,平均有高達7成以上的治癒率,一但病程拖的太久,或已至肝硬化階段,治癒率將下降到5成以下。

目前臨床上有效治療C肝方式為長效型干擾素合併抗病毒口服藥物,且療程固定以半年到一年為主,市面上更有兩種長效型干擾素,其中一種可以針對體重調整劑量,幫助降低副作用影響。目前臨床上顯示C肝治療,依各種基因型有不同用藥反應,整體而言有近7成之治癒率,其中某些基因型更可高達8成,且多數半年即可完成療程,順利遠離肝癌三部曲之威脅!

響應世界肝炎日呼籲重視C肝防治
為了響應「世界肝炎日」,與世界各國共同宣示消滅肝病的決心,有鑑於國人C型肝炎防治觀念尚待提昇,肝臟醫學研究教育基金會也響應每年7月28日的「世界肝炎日」活動,呼籲國人重視肝臟健康!除了藉由全球議題的力量再次呼籲國人重視保肝,同時也展現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的決心與行動力。同時也與中華民國防疫學會共同舉辦「肝淨人生有C望」活動,歡迎全國C肝患者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777-973,緊緊緊-救C肝,諮詢相關訊息

隨著炎炎夏季的到來,許多愛美的女性朋友都想穿上輕涼的服裝,展露姣好的身形。但受限於東方人體型限制,並非每一位女性都能擁有令人羨慕的上圍,所以有些女性可能會想求助專業隆乳美胸手術。而專業隆乳美胸手術中,除常聽見的鹽水袋或矽膠果凍隆乳外,目還有體脂肪隆乳,讓許多想要隆乳又不想植入義乳的女性多了一種選擇。

整形專科醫師李兆翔表示,專業隆乳美胸手術中的自體脂肪隆乳,顧名思義就是從身上多餘的脂肪處,例如腹部、側腰、臀部、大腿等,以抽取的方式取得脂肪球,再以精密注射的方式將脂肪均勻地注入到乳房的肌肉層以及下皮層,以創造出自然、柔軟的乳房。此外,李醫師特別強調,並非每一個人皆可進行自體脂肪隆乳,女性若有胸部皮膚過緊或身體脂肪量不足的情況,即無法進行自體脂肪隆乳。

至於義乳隆乳方面,李兆翔醫師表示,義乳隆乳技術在90年代內視鏡發明後,已經有了進步。透過內視鏡的高解析度加上電燒剝離,不會有傳統剝離後胸型太高或太低的問題,而且能同時達到止血的效果。除此之外,內視鏡手術的優點還包括了因為減少肌肉拉扯,使疼痛感較為減輕,以及降低出血量,讓術後復原期變短,同時也減少細菌孳生而造成的感染和長期夾膜攣縮的可能。



必利勁

李兆翔醫師進一步說明,義乳隆乳與自體脂肪隆乳手術兩者各有其優缺點,以自體脂肪隆乳手術而言,一次手術最多只能增加一個到一個半罩杯,而義乳隆乳則可能增加兩個到三個罩杯;若以術後照護的方便性而言,自體脂肪隆乳術後胸部不需要按摩,而義乳隆乳則需要維持至少三個月至半年以上的胸部按摩。

李醫師強調,由於每個人天生體質條件不同,因此進行專業隆乳美胸手術前的溝通和檢測非常重要,包括胸闊寬度、胸部脂肪皮膚厚度、胸大肌條件、目標和期望值等,都需要與醫師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做出最適當的決定。最後,李醫師提醒,隆乳手術的成功與否,與醫師技術、手術方式選擇、患者自身條件及術後照顧皆息息相關,建議民眾都能在仔細評估與考量後,再接受專業隆乳美胸手術。

癌症治療成效可望有新突破!清大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李佳霖助理教授所進行的癌幹细胞研究,提供研究者及臨床醫師重新去檢視腫瘤的發生、進程和治療無效等傳統理論,發展出以癌幹细胞為基礎理論的治療模式,搭配目前已知的傳統治療方法,進而改善治療成效。 

李佳霖表示,細胞表面跨膜醣蛋白(CD44)是分布極為廣泛的細胞表面跨膜醣蛋白,在淋巴細胞,成纖維細胞及上皮細胞表面均能檢測到它的表現。CD44蛋白屬於未分類的粘附分子,其正常功能是作為受體識別,可辨識的受體包括玻尿酸(HA)和膠原蛋白Ⅰ、Ⅳ等,主要參與細胞-細胞,細胞-基質之間的特異性粘連過程。

他說,雖然CD44在許多腫瘤是辨別癌幹细胞的一個重要標記,但為何CD44具有此功能的分子機制卻不清楚。CD44參與許多生物反應;包含新血管生成、免疫功能調節、細胞遷移、增殖、侵襲與轉移等過程。在惡性腫瘤有顯著的CD44表現,其表現可能與癌症轉移有關。 

李佳霖的研究發現,CD44接受刺激後會從細胞表面進入細胞質、細胞核,經基因調控層面誘發一般的癌細胞轉型成癌幹細胞,最後導致腫瘤的發生。他更進一步發現CD44和腫瘤的抗藥性及轉移有直接的關連性。 

研究團隊以建立利用CD44做為細胞表面標記以鑑別癌幹細胞的模式,並利用表現CD44的細胞為基材,篩選出可克服抗药性,並且作為癌症治療的有效藥物。 

這項研究將為癌症幹細胞研究領域的先驅者,深入研究人的大腸癌及其他癌症內癌幹細胞的本质,開拓癌症研究的新里程碑。李佳霖表示,希望藉由這些癌幹细胞學的基礎研究洞察癌症的起源和產生新的治療方法與這個疾病戰鬥。

在家就能洗腎 腎友活出自我人生在家自己洗腎可行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邀來三位腎友,證明絕對可行。中國附醫腎臟醫學中心腹膜透析室主任王怡寬說,治療末期腎病,只剩換腎和洗腎兩種選擇。洗腎又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存活率兩者相當。不同的是,血液透析每週須到院三次,腹膜透析則可免除舟車勞頓,且維持住殘餘的腎功能,生活品質會好一點。該院在廿五年前為中部地區導入腹膜透析服務,受惠者至今已達一千五百人。 

現身的三位腎友相當肯定這項技術帶來的正面影響。洗腎已近廿年的工程師陳先生,經歷四代腹膜透析的演變,現在每天換液四次,一次只花廿分鐘。熟練且越來越簡易的洗肚子功課,完全不會耽誤他電機保養的工作,也不曾妨礙他帶家人看電影、遊山玩水的步調。 

任職公家機關的吳先生表示,八年前他還是大四學生時,為了考研究所經常熬夜苦讀,導致健康亮起紅燈。然而他認為洗腎不能成為託辭,生病並沒有悲觀的特權,用正面迎擊的態度,天天到校上課。後來他不但考上研究所,更通過國家考試,成為正牌公務員。這些年來,他偶有機會到醫院探視親友,對照自己至少好手好腳、能自理生活的狀態,深深感恩。 

宋老師十七年前發現尿液一片血紅,當時她才三十幾歲,得知腎功能難再復原遲早要洗腎,震驚之餘,急忙試遍偏方力圖挽救。經過一年左右,情況越來越差,在倦怠、沒胃口、貧血、抽筋、毒素越來越高之際,終於開啟洗腎人生。身處照顧老小與堅守教職的雙重挑戰中,她終於走過來了。五年前更學了日本舞蹈,活得開心又漂亮。 

王怡寬指出,選擇腹膜透析的腎友,都具備非常認真的學習態度,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通常兩週之後就能上手,順利出院展開居家自理。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醫學中心腹膜透析室主任王怡寬,與自行在家洗腎的三名腎友開心共聚。(記者楊文琳攝)

階段式腹膜透析治療
<a href="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7105" target="_blank">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7105</a>

洗腎行動照護系統 降低病患不適感
<a href="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45" target="_blank">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45</a>

洗腎高危險群 應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
<a href="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45" target="_blank">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45</a>


救救肝苦人 彰縣免費肝病檢驗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彰化縣政府,將於7月30日上午8點起在署立彰化醫院(彰化縣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為彰化縣的鄉親做免費肝炎及肝癌大檢驗,只要年滿20歲便可接受這項市價約1800元免費篩檢,保護你的「肝」。 

根據衛生署所公布的200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惡性腫瘤為頭號殺手,「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第七名,「肝癌」則勇奪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男性癌症死因第一名,而B、C肝病毒則是最大元兇。 

為做好這項服務,主辦單位以「救救肝苦人」為主題,27日上午邀請知名歌仔戲旦角許秀年現身說法。彰化縣長卓伯源、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與秀傳、彰基二大醫療體系、署立彰化醫院、醫事公會協會等醫師院所,一起呼籲彰化縣的鄉親捲袖驗B、C肝,一起來保肝。 

肝基會執行長許金川教授表示,台灣肝癌的死亡率中南部比北部高、鄉村又比都市高,一方面由於醫療資源不夠充沛,再者中南部鄉親習慣尋求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尤其很多民眾對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一無所知,許多高危險群沒有定期追蹤檢查,以至延誤治療的機會。為能照顧更多的偏鄉民眾,肝病基金會集結社會各界愛心善款挹注,讓這項服務得以順利進行。 

活動當天所有檢查完全免費,對象為20歲以上民眾(可以吃早餐、請攜帶身份證件方便填寫資料),檢查異常者後續將由各衛生單位轉介追蹤,希望大家踴躍前往,以行動關照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相關活動內容請洽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0800-000-583或上網查詢各項訊息。

圖說:彰化縣長卓伯源、肝病基金會與秀傳、彰基、署立彰化醫院、醫師公會協會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一起呼籲鄉親接受免費肝炎、肝癌篩檢「救救肝苦人」。

優活相關文章:
  • 預防肝臟油膩膩-減重、戒酒、多運動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327。
  • 多吃蔬果少吃肉,就不會得癌症?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710。
  • 肝硬化病患飲食注意要點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495。

このページのトップ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