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劑量、用藥不同 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打一頭霧水
˙給幼兒完善的保護-談肺炎鏈球菌及輪狀病毒疫苗
˙提前預防流感 疫苗接種開打
˙幼兒「咽」害 掌握暑期黃金防治
手腳掌心出現小水泡又嘔吐嗜睡 當心得了腸病毒
疾管局日前發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合併死亡個案,一名1歲10個月女童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致死,疾管局預估今年9月開學後,可能會是腸病毒流行的高風險期。衛生署台東醫院小兒科20日表示,家長必須注意小孩的日常衛生,當孩童出現手腳掌心起小水泡、持續嘔吐、嗜睡等症狀,就要特別當心,要送醫觀察。
衛生署指出,該名女童於5日發病就醫,經醫生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出現發燒且食慾下降,8日住院時明顯出現活動力降低、嗜睡等症狀,9日凌晨多次咳嗽合併嘔吐,之後還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
必利勁
因為已經連續2年沒有明確的流行,以致於相當多的小朋友身上沒有71型的抗體,疾管局擔心今年9月可能會是腸病毒71型流行的危險期,提醒家長當心。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衛生署台東醫院小兒科指出,腸病毒是經由口沫、或吃下含有遭病毒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染,因此家長要提醒小朋友在飯前飯後都要洗手,因為小朋友可能沒有洗手而抓食物吃,連帶將病毒吃下肚。
台東醫院小兒科表示,當孩童出現手腳掌心起小水泡、持續性嘔吐、嗜睡、喉嚨痛吃不下東西、晚上睡覺時手腳會抽筋,甚至發燒等症狀,就要特別當心,必須送醫觀察。
疾管局也開始進行相關的管制措施,並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的家長,要注意勤洗手、清潔以及各種玩具的消毒,盡量不要讓小朋友去公共場所玩耍,以免感染腸病毒。
馬偕醫院提供資料顯示,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民眾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通風,尤其是家有準媽媽或新生兒、幼兒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防範。
˙酒精對腸病毒無效!洗手才是避免感染的王道
˙醫師呼籲:腸病毒變身了,請小心!
˙腸病毒好發期 手腳出現紅疹應注意
被太陽曬傷如何處理? 冰敷、喝水不可少
曬太陽有許多好處,譬如可以舒緩心情,增加體內維他命D合成等。然而,皮膚科醫師說,陽光當中的紫外線卻是皮膚無形殺手,立即性的表皮曬傷、皮膚變黑,慢性膠原纖維變性、日光性角化症生成等。還有皮膚癌當中的鱗狀細胞癌,也與紫外線曝曬有相當程度關係。而當曬傷時,冰敷、補充水分都是必須的。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謝佳憲指出,紫外線依照波長又細分成A光(UVA)、B光(UVB)、C光(UVC)。UVC幾乎被臭氧層完全阻擋。UVB能量強,會使皮膚曬傷、發紅、腫痛。UVA波長較長,可深達真皮層,導致膠原纖維變性,加速老化,增加皮膚癌發生機率。
必利勁
要阻擋紫外光有很多方式,謝佳憲舉例說明,減少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在戶外機會,戴寬邊帽子,穿長袖衣物,戴太陽眼鏡以及使用防曬乳。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他說,現在的防曬商品大多有標示SPF與PA。SPF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縮寫,大致上表示延長曬傷倍數,也就是假若原本10分鐘就會被曬傷的皮膚,擦了SPF30防曬乳,會變成300分鐘才曬傷。PA是日本提出的標示法(歐洲以PFA標示),PA+可以延長2-4倍曬黑時間,PA++是4-8倍,最多標示到PA+++。另外還有一些美國跟歐盟制定標示,不過在台灣比較少見。
要達到商品標示防曬效果,是需要抹足夠份量的,所謂「足夠」是什麼呢?謝佳憲解釋,在科學上的計算是2mg/cm2體表面積,以一位身高160公分,體重55公斤的成年女性來看,僅臉部防曬就需要1.5公克防曬乳,所以一罐30公克商品,應該不到一個月就會用完。
至於SPF多少才夠?一般在室內只需要SPF15,在外頭跑業務的人可能需要SPF30,到海邊衝浪,烈日下打球,就需要抹到SPF50,並且需為防水效果商品。
如果真的不小心曬傷了,要如何處理?謝佳憲建議民眾,首先當然要避免繼續日曬,才不會讓曬傷情形惡化。接著實施冰敷,時間大約30分鐘,但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敷在皮膚上,以免凍傷,可以用濕毛巾包著冰塊使用。如果肢體有腫脹,可以採抬高處理。多補充一些水分,因為曬傷可能會產生脫水現象。如果有產生水泡,不要將水泡弄破,以免造成傷口感染,但如果水泡已經破裂,就要用優碘消毒傷口,預防感染。另外,如果出現中暑或熱衰竭,要趕快送醫,以免發生遺憾。
說不出的腸胃不適? 小心肝已出現狀況
˙肝硬化病患飲食注意要點
˙肝指數異常 你的健康也亮起紅燈
˙預防肝臟油膩膩-減重、戒酒、多運動
iPhone後遺症再添一樁! 當心椎間盤退化症提早報到
隨著iPhone普及衍生不少「後遺症」,不僅過去少見的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或媽媽手等名詞出現在新聞報導中,網路還流傳一名才年僅1歲8個月的小宅男!近來更發現「椎間盤退化症」有年輕化的趨勢,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牛自健就提醒,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長時間上網的青少年,提早爆發椎間盤退化症機率變高,症狀包括頑固性下背痛,甚至無法正常生活。
牛自健指出,維持同一不良坐姿長達2小時,腿部循環欠佳,容易造成腿部靜脈栓塞,有超過90%的人還有肩頸、腰部、背部酸痛情形,長期下來會導致肌肉無力、身體柔軟度變差、降低關節的活動度,進而引發椎間盤退化。
對此,振興醫院骨病科主任周溫祥提出幾項保脊小撇步,即盡量蹲下或讓肚子靠著重物後再搬;久坐時臀部靠椅背,兩腳踏地;打噴嚏要身體往前彎,兩膝稍彎曲;拿重物要經常換不同姿勢;走路切記縮腹挺胸、下巴微縮。
必利勁
另外,牛自健說,駝背、身體傾斜等不良姿勢造成的腰痠背痛等不適症狀,初期可藉休息、熱敷或消炎止痛藥獲得短暫舒緩,若出現以下警訊,則應趕快就醫:
- 持續的背痛,坐骨神經痛達3~4週以上。
- 站立或行走都很困難,甚至無法超過5~10分鐘。
- 持續下肢感覺異常、無力,及大小便失禁或困難時。
- 輕微的受傷,卻造成嚴重胸、腰椎的疼痛。
牙齦腫塊誤以為警訊 別緊張!只是牙齦增生
童綜合醫院日前診斷一個病例,一名20歲的陳姓女子矯正牙齒後,發現右側的下齒齦有莫名的腫塊,一度讓患者憂心以為是重症警訊,就醫之後才知道是罹患「牙齦纖維症」(牙齦增生),經手術治療已痊癒。署立台東醫院牙科主任莊素惠指出,口腔清潔不徹底產生牙菌斑、或服用癲癇藥物,都可能導致牙齦增生的狀況。
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表示,陳姓女子的牙齦腫塊在接受「廣泛性的切除手術」後,使用靜脈注射的方法補充營養,再使用類固醇治療,目前追蹤3個多月沒有復發的情形。莊素惠主任表示,造成牙齦增生的情況很多,包括口腔沒有仔細清潔、造成牙菌斑堆積,或是服用癲癇藥物,以及懷孕婦女因內分泌的改變、造成體質變化,都可能有牙齦增生的狀況。
必利勁
莊素惠主任說,有牙齦增生的患者,平時不會有什麼感覺,不過在刷牙或是吃到較硬的食物時,牙齦會有流血的情形;在治療上,通常都是以手術治療並徹底清潔病患口腔,且醫院也會予以衛生教育,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要多保持口腔衛生、多清潔口腔,防止細菌孳生。
˙一個多月增生近十倍的巨大細胞肉芽瘤 不可小覷
˙牙齦反覆腫脹導致牙髓神經壞死 根管治療恢復牙齒健康
˙常被誤解的口腔警訊
一勃起就血精、血尿 男子嚇得不敢行房
腹脹大、月經正常 外籍女長寄生性子宮肌瘤
一位26歲印尼籍女子因為腹部漲大來就醫,署立嘉義醫院婦產科主任施宏明表示,做超音波看見她子宮旁竟然長了一個巨大的肌瘤,開刀後發現肌瘤已經脫離子宮,依附在子宮外擴靭帶生長,但未與任何器官結合,手術將直徑超過18公分的肌瘤取出,女子如釋重負。
這名印尼籍女外勞日前由雇主送到嘉義醫院看診,原因是肚子脹大、好像懷孕了,婦產科主任施宏明為她照超音波,顯示她腹中長了一個超大的多發性子宮肌瘤,馬上為她安排開刀,一剖開肚,就發現一顆長在子宮外擴靭帶的肌瘤,大小如同像小孩的頭部。
必利勁
施宏明醫師指出,患者四年前來台灣後,就覺得肚子慢慢漲大,但月經正常、也不會痛,到上個月肚子已像懷胎六月的孕婦,開刀取出這顆扁圓形肌瘤,量它的直徑約18~20公分,秤重達1.75公斤,約三台斤,不過患者未切除子宮,尚保有生育的能力。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施宏明醫師強調,這顆肌瘤原本是與子宮相連的,但它與其他組織依附後,獲得更充足的養分,久而久之就斷絕與子宮的連結,醫學上稱為「寄生性肌瘤」,在醫學文獻的例子少於20例,而且如此大的少之又少。
施宏明醫師指出,子宮肌瘤常見的是生在子宮內,有的是長在子宮外,生長的位置,分為漿膜下、肌肉層內、內膜下,多發性子宮肌瘤都會以肌瘤的根與子宮本體相連,以獲得子宮的血流供應養份,但此個案的肌瘤原本應有根部與子宮相連,但卻脫離子宮而獨立自主成長,目前醫學研究還無法斷定子宮肌瘤的成因,只能推測與影響子宮生長的荷爾蒙有關。(上圖:黃色為子宮肌瘤,會生長在子宮內,也會生長在子宮外,或長在子宮肌肉層內。)
子宮肌瘤的常見症狀有月經量比較多、經痛、性交痛與慢性骨盆腔不舒服或壓迫感,也容易頻尿、引起月經週期不正常,甚至大量出血,但施宏明醫師指出,該患者的肌瘤長在子宮外,月經都正常、身體也不會覺得不適,所以拖到如此大才就醫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