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林先生喜歡騎腳踏車當運動,某個假日,他騎腳踏車健身,未注意到前方有坑洞,於是在坑洞處蹬了一下,回家後背部疼痛合併左下肢劇烈麻痛坐立難安,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為外傷性椎間盤突出症。(圖:箭頭所指處是爆開的椎間盤導致神經根被嚴重壓迫)
超級犀利士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建民說,病人選擇接受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手術後八小時,病患疼痛的症狀消失,並且可以自行上下床行走;隔天即可順利出院、一週內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
陳建民醫師表示,所謂的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是針對某些椎間盤突出的病患、以及已做過復健一段時間但仍未改善的病患,在選擇傳統破壞性較大的手術以及微創脊椎手術以外,提供另外一種手術的選擇。手術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內視鏡經由人體已存在的天然管道(如第五腰椎尾骶骨間的椎間盤突出使用經椎板孔,傷口在正後方;其他腰椎的部份會使用經椎間孔,傷口在側面),在減少破壞或不破壞人體組織的情況下進行椎間盤突出摘除手術,與傳統手術比較:傷口較小(0.8公分)較不痛、出血量少(幾乎不出血)、手術時間短(約一小時)、術後恢復較快(約住院一天)。
常見夜尿原因有4種
喝燕麥奶是不能減肥的
陽痿男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40%
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是近年來較新的手術方式,雖然不是所有椎間盤疾病患者都適用,但卻在傳統與微創手術之外提供了另一種手術方式的選擇,也確實為很多椎間盤疾患的病友帶來很大的幫助。
※手術中使用內視鏡的情況
近年來騎單車盛行,騎車人口眾多,相關的運動傷害案例也層出不窮。到底該如何避免騎車造成椎間盤的運動傷害呢?醫師建議如下:
1.車身設定:一般依身高及腿長決定車架大小,座椅一般建議是水平的角度,手臂要能輕鬆的微彎以手掌放在上把位,腳的拇趾球的部份則對齊踏板中線,在踩到下死點的時候膝蓋應要微彎成30度左右,兩邊曲柄平行於地面時膝蓋與踏板中線的連線應要垂直於地面。
2.關於騎姿:立骨盆與拱背。
立骨盆:避免會陰部的過度壓迫,較不會造成會陰部麻痛或是性功能障礙等問題。
拱背:騎車強調核心肌肉群的應用,從腹部到膝蓋以上的這些肌肉,除了負責踩踏的大腿及髂腰肌之外,最重要的是靠腹肌維持騎姿,尤其是縮小腹拱背的姿勢。因為人體的脊椎在拱背的情況下能視為一個巨大的彈簧,在遇到各種顛簸的路況時能夠有效的舒緩壓力,有些騎士不習慣維持拱背的姿勢,反而讓脊椎呈現一個S型,這樣在騎乘時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的運動傷害。
3.路段的選擇: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盡量選擇安全平穩的平路或穩坡(坡度1~3%)及車少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