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政府積極推廣大腸癌篩檢,讓大腸癌無所遁形得以早期發現。多數患者確認罹癌時,最擔心自己到底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存活?其實,大腸直腸癌在近十年的藥物發展,已使得患者存活時間大幅延長,加上今年六月一日起,健保開始給付化學治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作為大腸直腸癌轉移後的第一線用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延長無病復發期。
大腸直腸外科林資琛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分為四期,第一到三期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第三期患者與有不良預後因素的第二期患者開刀治療後會再搭配化學治療。大腸直腸癌的化學治療主要可分為「手術後輔助性化療」以及「轉移癌之化療」兩種。前者主要針對上述第二期及第三期患者接受手術切除後,藉由化療藥物做預防性施打,以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而針對癌症復發及第四期已轉移之患者,化療甚至比開刀更具關鍵性。
超級犀利士
在化療藥物中,目前以5FU/LV(Fluorouracil+葉酸)為主,另外搭配如生物鹼衍生物(抗癌妥/Inrinotecan),以及草酸鉑類藥物(益樂鉑定/Oxaliplatin)等二到三種藥物為常用的治療組合。由於後兩者的治療效果差異不大,但受到藥物本身副作用的限制,因此醫師會視患者本身對於藥物的有效反應(或反應率response rate),以及藥物本身毒性對於患者耐受度的影響,來決定是否更換藥物組合與調整藥物的劑量及治療頻率。
對於晚期大腸癌的化療,林醫師針對化療藥物的副作用說明,通常化療的療程須持續施打,但因益樂鉑定/oxalipaltin會造成周邊感覺神經的病變,出現手腳麻痺、感覺神經異常等狀況。且隨著藥物週期性的施打,副作用會持續累積,因此部分患者在接受8次以上化療後,常因為承受不了藥物的副作用而停止Oxaliplain的治療。因此目前可採取「stop-and-go」(打打停停)的治療方式,透過延長給藥週期,讓患者對於神經性副作用有緩解的時間,等不適感降低後再持續給藥治療。
不過,醫師則表示鉑類藥物的神經毒性雖再停藥後可以改善症狀,但少部分病人的神經傷害仍無法完全復原。至於抗癌妥/inrinotecan藥物的副作用,過去醫師較困擾的腹瀉脫水及白血球下降狀況,因現在可合併給予止瀉藥及注射顆粒性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加上醫護人員對病患作積極的衛教說明,已大幅減少因白血球過低造成休克或感染的情況。對此,醫師特別提醒,白血球降低是所有癌症治療中常見的症狀,因此患者如果突然出現發燒、持續腹瀉等症狀,千萬不可以輕易忽視,一定要回到癌症治療醫院接受詳細的檢查,以確認是否為化療藥物副作用引起,並由醫師給予減量或其他合適的處置。
常見夜尿原因有4種
喝燕麥奶是不能減肥的
陽痿男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40%
林醫師表示,目前許多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對於抗癌妥/inrinotecan類藥物的反應率佳,持續藥物治療超過兩年者不在少數,且抗癌妥/inrinotecan於今年六月一日起,由健保給付合併標靶藥物癌思停Avastin作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第一線用藥,除可幫助民眾節省醫療成本外,也幫助更多患者獲得更有效的藥物治療;因此民眾對於罹患大腸直腸癌並不必太過恐慌,只要相信醫師的專業,並遵照治療指示,晚期大腸直腸癌也可以有兩年以上的存活期。其中1~2成的病人更可經由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有效縮小腫瘤體積,進而得以手術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