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生活醫學

你不知道的生活醫學 kiwago2557@sueshaw.com

寒冷天氣持續到來,開始出現不少民眾趁著天冷,吃著暖呼呼的羊肉爐、薑母鴨,想為冬天的身體打好「底子」。然而現代人營養過剩,如再進補此類高油、高熱量食物,恐怕過了冬天就會變成「小腹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詹雅涵特別提醒民眾,食用此類補品時,除了注意食物份量控制外,避免選用高油食材,才是保健的選擇。

詹雅涵說,一般羊肉爐、薑母鴨常見吃法為市售湯包塊,搭配羊肉/鴨肉、炸豆皮等,蔬菜類則有金針菇、高麗菜、茼蒿等,配料常見有各式的火鍋餃、貢丸、魚板等,五穀根莖類主要以白飯、冬粉或麵食為主。



樂威壯

食材方面看似豐富,也符合攝取各大類食物的飲食原則,但是食材中隱藏著看不見的油脂及調味料,以及過度精緻的加工食品。沾醬普遍以豆腐乳或豆瓣醬為基底,添加糖、辣椒醬及蒜末,恐額外增加熱量及鹽份攝取,也是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之一。

那要如何吃,才能達到兼顧進補及控制體重的雙重目標呢?詹雅涵提供以下幾點參考。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腿出現這幾種情況,小心是動脈血管阻塞的徵兆
你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肝不好的5個現象

養生火鍋藥健康 還兼顧熱量◎低熱量吃中藥養生鍋的技巧:
1.中藥蔬菜做湯底:一般羊肉爐/薑母鴨皆以中藥材作湯底,但因添加羊肉/鴨肉造成湯底油脂過多,詹雅涵建議,市售湯包塊於未解凍時,將可見油脂刮除,並加水或蕃茄、大白菜等蔬菜高湯稀釋,而一般火鍋也可多使用蔬菜高湯及中藥材,如當歸、黃耆、枸杞等熬製的高湯做湯底,既養生又美味。

2.菇類青菜要多吃:配料中增加高麗菜、大白菜、芥菜心、A菜、茼蒿等當季節令蔬菜,另可以搭配海帶、金針菇、香菇等海藻、菇蕈類的食材,不僅可以增加食材變化性,還能增加膳食纖維,並增加飽足感。

3.丸類加工製品宜節制:貢丸、火鍋餃等加工製品會使用肥肉增加口感,及鹽、糖增加口味。配料中會使用油花較多的肉品,皆會造成熱量、飽和脂肪及鹽份攝取過多,故不論是火鍋、羊肉爐等,皆應減少加工製品及肥肉攝取。也可多利用蒟蒻等低熱量食材,增加配料豐富性,以及降低餃類食品攝取。

4.選擇優質的豆魚瘦肉或豆腐食材:豆腐等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食物來源,將一般火鍋肉片(通常梅花肉、松阪肉等)換成低脂魚肉、或瘦肉(3份),提供優質蛋白質來源,又能減少油脂攝取,但須注意避免選用油炸豆製品,如炸豆皮捲、日式炸豆腐等高油品項。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5.全榖根莖多變化:全榖根莖類可多選用玉米、山藥、南瓜、地瓜、芋頭等纖維質較多的食材,取代白飯、白麵條、冬粉,但是須注意份量控制(以不超過3份),避免熱量攝取過多。玉米、南瓜、地瓜等根莖類蔬菜具有天然香甜味,加在湯料中烹煮,減少調味量的使用量,一舉兩得。

6.沾醬過鹹要注意:一般火鍋沾醬會用沙茶醬做調味,甚至添加蛋黃及花生粉來增加沾醬風味,但這些都是高油、高鈉的食物宜降低使用量。建議可使用醬油,添加少許豆瓣醬或胡麻醬,並利用蔥花、蒜末或香菜等天然香辛料增加沾醬風味,以免增加油脂及鈉鹽攝取。

7.飯後水果好健康:營養師提醒,記得飯後增加1份水果攝取,取代飲料、甜點或冰淇淋。

如按照以上技巧,每一人份熱量可降低至643.9大卡,並降低油脂至20.6公克,提高纖維質攝取,增加飽足感,讓進補既健康又養生。如果想要更養生健康,可以自行選購中藥藥膳包,製作藥膳湯底,更能符合健康飲食的新時尚運動。

經濟不景氣,很多人謀職不易而壓力過大,即使有工作者亦因勞務負荷過度,以致兩側顳齶關節處疼痛、嘴巴打開時關節有聲響、口內牙齒有磨損、咀嚼時有兩頰疼痛感、頸部肌肉及肩膀酸痛、顏面及顳額部痠痛、頭痛、耳內疼痛、晚上睡覺時有磨牙現象等,甚為惱人,而前往醫院就醫。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張幸初主任表示,這是典型的齶顎關節症候群。少數病例可能需要進行開刀手術,但絕大多數可以用溫和保守的療法緩解症狀。



超級犀利士

顳齶關節在那裡?
顳齶關節俗稱下巴關節,位於耳朵前側、外耳道口前方,即下顎骨二側後上端,此關節與顱骨連接,可做為下巴運動的支點,當此關節活動時,用手在二側耳前觸摸,即可明顯感覺到它的存在。

發病原因為何?
張幸初主任說,過去多認為是因為牙齒咬合不良所引起的,但最近發現夜間磨牙、喜好牙齒緊咬、喜歡咀嚼硬的食物、長期頭頸部姿勢不良、或者身心緊張、情緒焦慮而形成的下巴肌肉緊繃,往往是罹患這種病症的主要原因。換言之,下巴骨骼和肌肉不斷運動而形成的緊張狀態,是最普遍的患病原因,而這種病因遠比牙齒咬合不良容易治療。


常見夜尿原因有4種
喝燕麥奶是不能減肥的
陽痿男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40%

顳齶關節症候群要如何治療?
首先要弄清楚疼痛的來源及發生的時間,例如發生在早晨起床時,多半是來自夜間磨牙;發生在一天工作結束之後,則可能來自緊張。觸診病患下巴肌肉,如果碰觸會酸痛,則可能是因為下巴肌肉使用過度。比較少見的情況是下巴關節結構產生病變,張口閉口時會發出喀喀的聲音,在這種情形下,可能會要求病人接受磁振造影檢查。

另外測量口部張開的幅度,如果無法完全張合,則可能是下巴關節內部發生問題。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都可能影響下巴關節的穩定性,而導致顳齶關節症候群。至於眼球的活動與平衡的機能,亦可能發生障礙,需經適度評估,三總與台科大共同研究針對顳齶關節患者做出一連串的科學性評估,將利用新式唇咬合力量量測系統,非侵入性無線表面肌電設備,多向度平衡測試儀,以及有限元素分析技術,客觀精準的量化顳齶關節症候群之相關臨床症狀,才可進一步了解病因,因此需要復健科部的團隊合作,才能全心全力,發揮以病患為中心的治療準則。

※新式唇咬力偵測儀
壓力大、過勞 恐導致下巴關節疼痛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張幸初主任表示,所有的患者都會先接受溫和保守的療法,85%到90%的病人大都會因此逐漸痊癒。這些保守療法包括復健科物理治療,主要是針對顳齶關節周邊肌肉問題的改善,目標在於降低疼痛及肌肉痙攣,恢復正常功能。例如:儘量使下巴關節獲得休息,避免大笑或哈欠等極端的下巴動作,並且戒除嚼口香糖和咬指甲的習慣。熱療、電療和按摩等復健手段,都對患者都有所幫助。利用冷熱敷來降低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惡性循環,超音波治療可加速軟組織修復、電刺激誘發較不活性的肌肉,或利用牽引來達到放鬆顳齶關節肌肉的效果;另外還可加運動治療,像是放鬆訓練,舌頭、牙齒、呼吸、和吞嚥的運動項目等,對於因肌肉不平衡導致的顳齶關節障礙都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藥物方面可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例如阿斯匹林,也可以緩解疼痛。牙齒咬合不良的病人,牙醫師則可能要他們裝矯正牙齒的器具。

病人如果連續接受三個月到半年的保守療法之後,仍然無法消除疼痛,下巴開合仍感受限,則可能需要進行傳統的關節盤復位術或關節鏡的微創手術,手術後,病人需要暫時吃較軟的食物,避免下巴過度運動,並且接受復健。但張幸初主任說,在顳齶關節症候群病人中,大約只有2%需要進行這種開刀的療法。

醫師的建議
顳齶關節症候群是文明病之一,只要正常的生活習慣,不熬夜、經常保持心情放鬆,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良好的咬合等,都有助於此症的預防及治療。若萬一有前述的症狀出現,應尋找復健科或牙科專科醫師,進行檢查確切的問題,針對問題接受治療,才可早日恢復正常的口部活動功能,以免病情惡化,致使治療變得困難。此外,三總內湖院區週五上午開設 「顳齶關節復健特別門診」,請有需要的病患多加利用。

達文西密碼0515 預約龍寶寶每年龍年都是生育「大年」,加上今年建國百年結婚潮的影響,今年以來民眾懷孕意願及動力均有明顯增加趨勢,許多夫婦都想搭上民國101年的龍年便車,生下龍子龍女。婦產科醫師評估,婦女只要在明年5月15日前成功受孕,將有機會生下龍寶寶。



樂威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近半年產科及不孕症門診人數,與去年相比也都有顯著增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吳劭穎推算,龍年最後一天為民國102年的2月9日,以正常40週孕程計算,最晚在民國101年5月15日前,也就是在明年5月的排卵週期內受孕成功者,幾乎可以確定預產期是在龍年內

吳劭穎醫師說,如果月經規則的女性也可以依據月經週期相隔天數往回減去14天來預測排卵日。例如月經週期為32天,減去14等於18,排卵日約為月經開始後的第18天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腿出現這幾種情況,小心是動脈血管阻塞的徵兆
你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肝不好的5個現象

吳劭穎醫師建議,可在預計排卵日的前後兩天密集「做人」。如果是月經不規則者,可透過定期超音波檢查追蹤卵泡發育,待成熟後再依醫師所預測的排卵期前後來行房。他強調,婦女自我檢查當月是否有排卵最簡單檢查方式為基礎體溫測量。

吳劭穎醫師表示,基礎體溫測量有幾個重點:(1)應於連續不間斷睡眠至少6小時後起床立即測量,(2)使用專用基礎體溫計(須能記錄至小數點後兩位數),(3)盡量維持自然起床的習慣,因為使用鬧鐘起床有時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4)若體溫須維持高溫> 18天即可驗孕。至於排卵日的計算也可以利用基礎體溫,因為在排卵後體溫升高的第一天前,會有一個低溫期,若測到低溫即為排卵日。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吳劭穎醫師提出幾個常見造成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包括:月經不規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即俗稱的巧克力囊腫),輸卵管阻塞等。基本上,月經不規則的女性會較難懷孕,因為無法準確預測排卵期。子宮內膜異位症本身除了會造成其週遭卵子品質和數目破壞,有時甚至會因為長期慢性發炎狀態而造成骨盆腔器官包括輸卵管的沾黏或阻塞。

他指出,如果透過輸卵管攝影或腹腔鏡檢查確定輸卵管已經阻塞的話,仍可以藉由試管嬰兒來達成懷孕目標。

文/奇美醫學中心眼科主治醫師 柳景豑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近年來在眼科視網膜主治醫師招募與視網膜相關檢查儀器與手術器械及設備的汰舊換新上有相當的成效,已讓奇美醫學中心眼科成為台南地區視網膜疾病的重鎮,視網膜玻璃體疾病的相關手術比重亦增加許多。

以往對於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等視網膜病變,傳統的手術方式須將眼球結膜大範圍切開,穿刺三個約0.3公分的鞏膜切口,依序置入液體灌注管、光源管及玻璃體切除探頭來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



必利勁

手術結束後,再依序拔除相關器械組、縫合三個鞏膜切口、縫合大範圍結膜傷口。整個過程不僅耗時,術後的傷口癒合及異物感、紅腫、流淚等不舒服的現象,通常需要二週以上才會好轉,大部分患者手術後也得住院恢復觀察。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引進「微創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的手術器械及設備,可以提供眼睛視網膜剝離與玻璃體出血患者,除了傳統的手術方式外,新的一項選擇。

這項手術的優點,具有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病患的不適感、術後復原較快、縮短住院時間,病情單純的患者甚至無須住院,已成為國外大型醫學中心眼科在有關視網膜玻璃體疾病上的主流手術方式。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視網膜主治醫師柳景豑指出,病患隨著年紀增加,眼睛功能會開始退化,視網膜玻璃體疾病、視網膜剝離機會都將會增加。

若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內科疾病,病患眼睛更容易發生相當複雜的視網膜病變,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混濁、玻璃體出血、視網膜黃斑部裂孔、視網膜黃斑部皺折及複雜之視網膜剝離等等重大視網膜玻璃體疾病。

「微創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是視網膜玻璃體手術的重大突破,因為傳統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相當複雜,透過「微創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不需要切開結膜,也不需縫針。

利用一個特殊的套管設計固定手術切口,透過微創性(23號)的手術器械(微細液體灌注管、玻璃體切除探頭、光源管、剪刀、鑷子、吸引器、雷射探頭、電燒探頭)及設備(玻璃體切除儀),達到微小傷口的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

術後傷口不需要縫線,傷口與視力功能恢復時間較快,單純疾病患者也不需要住院,大約80%左右的傳統視網膜玻璃體手術皆可以此採用此新方式。

「微創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適用於下列視網膜剝離症狀:如「看不清視網膜情況」、「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所致視網膜剝離」、「巨大裂孔性視網膜剝離」、「復發性視網膜剝離」及其他如「白內障術後發生之視網膜剝離」或「裂孔較多較大之視網膜剝離」等病狀。

「微創視網膜玻璃體切除手術」容易產生之併發症包括:角膜水腫、白內障、玻璃體出血、青光眼、新的視網膜裂孔、眼內炎(較少見)、交感性眼炎(十分罕見)及復發性視網膜剝離等。提醒患者,該項手術應經專業醫師仔細評估。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醫療部骨科陳銘章醫師說,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是一種經常發生在年輕病患的關節疾病,隨著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年輕人在二、三十歲就發生髖關節缺血性壞死。如不好好治療將嚴重影響髖關節功能,造成無法正常工作及日後生活作息上的嚴重問題。以下就髖關節缺血性壞死的成因、診斷及治療,逐一介紹說明。



樂威壯

陳銘章醫師指出,髖關節缺血性壞死的成因主要分為血管內因素及血管外因素,血管內因素,主要為股骨頭之血液循環遭受破壞,例如過去的髖關節創傷、脫臼、血管炎、血管栓塞。而造成這類股骨頭內血管病變的最常見原因就是「飲酒過量」。血管外因素,常見為化膿性關節炎之後遺症。另外有部分病患因接受類固醇治療而引起的後遺症,如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

在診斷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早期的X光診斷並不易發現,可藉由電腦斷層或核磁造影診斷,但當股骨頭開始變形、塌陷,則已到了較嚴重的階段,此時X光可輕易診斷。病患也常常到了此時才會積極尋求治療,但此時也只有接受人工髖關節治療才有辦法解決問題。所幸目前人工髖關節手術技術及材質均較以往大有進步,如陶瓷材質的全人工髖關節幾乎沒有磨損的問題,病患可一次手術,終生不用擔心磨損需再更換的問題。但無論如何,要遠離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找上自己,先從戒酒開始,切勿飲酒過量,以免傷身、傷肝,也傷骨頭。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國內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惡化民眾的醫療花費,比視網膜病變前多兩倍以上,住院天數也由平均2.3天暴增為6.9天,門診次數也由每年平均9.6次,大幅上升至36.9次。



超級犀利士

這項有關台灣地區糖尿病患及視網膜病變醫療耗用的報告,是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管所教授蔡維河等人共同發表,刊登在SCI期刊BMC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這項研究共調查了4,988位糖尿病患者五年期間的病情變化,翁林仲表示,在4,116位視網膜病情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中,每年醫療支出平均是美金1,921元(約合台幣5萬元),經四年追蹤,平均每年增加不到美金48元(約合台幣1,500元)。但另在872位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惡化的病患中,每年平均醫療支出,會由原來的美金1,921元,暴衝至美金3,326元(約合台幣10萬元左右)。另外有一特別現象就是,如果糖尿病網膜病變控制不良,最嚴重的網膜病變每年平均醫療支出均高達美金3,632元以上(約合台幣11萬元以上),實在是民眾與健保很大的醫療支出與負擔。

※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醫療費用高 患者要確實控制、受檢


常見夜尿原因有4種
喝燕麥奶是不能減肥的
陽痿男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40%

翁林仲強調,調查中發現,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在總醫療費、門診次數、住院天數等,都高於沒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同時,隨著視網膜病變惡化的幅度,會同步加速消耗醫療資源。他特別呼籲加強控制視網膜病變,除了保有良好的視力和視覺功能亦可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由於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合併症,且其伴隨的慢性併發症,會隨著病患年齡逐漸上升。翁林仲強調,目前臺灣正邁入高齡化社會,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當事人生活品質,還會增加許多家庭嚴重的經濟負擔。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由於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常在不知不覺中惡化,容易讓當事人失去戒心。本身是眼科醫師的翁林仲指出,糖尿病患者約在5至10年後,會隨著時間引發視網膜病變的問題。他說,視網膜病變的初期症狀就是視力模糊和飛蚊症,視野會出現飄動黑點。如果不早期治療,還可能惡化為黃斑部水腫,視野影像出現扭曲變型,進而造成視網膜出血,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他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配合醫師治療控制血糖外,最好每半年至眼科進行一次眼底檢查,以便及早篩檢出視網膜病變,不要造成更大的遺憾。

※糖尿病視網膜的基本變化是血管滲透性增加和小血管的阻塞,前者可使血液中的成份滲透而引起視網膜水腫等變化,後者則可導致視網膜缺氧而形成新生血管和玻璃體出血等變化。

臨床上,病變依病期可分三期:
• 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 ,又稱基幕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特徵>:微血管擴張所形成的微小動脈瘤,出血性栓塞併血管內容物外溢及黃色脂蛋白外溢所形成的硬性滲出斑。

 增殖前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
<特徵>:多發性出血斑、多發性軟性滲出物、棉絮的軟性滲出斑、靜脈血管擴張明顯形成的靜脈串珠的現象、多發性視網膜內危血管異常、廣泛性微血管閉鎖、廣泛性水腫。

• 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
<特徵>:血管新生(包括視神經盤部及視神經盤部以外)、纖維組織新生-膠質細胞新生、玻璃狀體視網膜牽引、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剝離、視網膜出血、玻璃狀體出血。

國民健康局分析99年30歲以上約208.7萬筆子宮頸抹片檢查資料,其中屬於40歲以上且過去10年從未做過抹片婦女有82,529人,佔所有30歲以上抹片人數的4%。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其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與癌症則分別有1,299人與323人,佔所有30歲以上高度癌前病變與癌症12,829人與946人的10%與34%;換言之每100位抹片結果為子宮頸癌個案中,就有34位是屬於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者。



樂威壯

衛生署邱文達署長特別呼籲,上述婦女為了自己與家人幸福,一定要克服各種障礙去接受抹片檢查,邱署長表示,為了體貼這些婦女因為害羞、尷尬、忙碌等原因而沒有去做抹片檢查,因此國民健康局從民國99年起免費提供36歲以上且超過6年未做抹片婦女另一項選擇──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服務。今年國民健康局已採購10萬件HPV自我採檢衛材,截至目前完成約4.5萬名HPV檢查,請符合補助婦女逕洽各地衛生局所索取,或至國民健康局網站「人類乳突病毒自採服務活動專區」(http://www.bhp.doh.gov.tw)登錄索取。

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婦女,99年抹片異常與後續切片確診情形,國民健康局分析82,529人資料,結果摘要如下: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腿出現這幾種情況,小心是動脈血管阻塞的徵兆
你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肝不好的5個現象

一、40歲以上且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每50名就有1名抹片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由99年申報之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的82,529筆抹片檢查資料,其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者有1,622人(2%),相較99年全國30歲以上定期抹片(3年內至少曾做1次抹片)婦女,所發現的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8,763人(8,763÷1,629,220=0.5%),高出4倍。

二、抹片陽性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分析82,529筆抹片檢查資料,抹片結果為陽性(ASCUS、LSIL、AGC、ASC-H、AGC-FN、HSIL、 AIS/CIS、CANCER)有3,274人,陽性率為4%,且陽性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40-49歲、50-69歲、60-69歲以及70歲以上分別為3.3%、4.0%、4.1%與6.3%。

三、推估國內40歲以上且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約有2.5萬名可能已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癌症:前述抹片為陽性的3,274人中,截至目前已有1,765人完成切片確診(54%),切片確診結果為癌前病變與癌症(含原位癌)分別有432人與875人。假設前述抹片陽性婦女都經切片確診,則每38名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婦女,就有1位可能為癌前病變或癌症。以此資料推估國內96萬名40歲以上且超過10年未做抹片婦女,推估可能已有2萬5,000名婦女已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癌症而不自知。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六分鐘護一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宣導口號,但國內尚有許多婦女因為自認為身體很健康沒有異樣、許久沒有性行為、忙碌沒時間、過於保守、害羞或害怕上檢查台等種種原因,致使尚有160萬名婦女超過6年以上未做抹片,甚至有96萬名婦女是超過10年以上沒有做過抹片檢查。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以女人關心女人,特別叮嚀婦女朋友們,抹一下保健康。如果真的很困難去做抹片檢查,請記得36歲以上且6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一定要記得去索取HPV自我採檢衛材,檢查自己是否有致癌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30歲以上定期抹片與40歲以上超過10年未抹之抹片異常情形
子宮頸癌走開!婦女切記做抹片檢查

眼睛是五官中最受人注視的焦點所在,因年齡增長而日趨鬆垮的眼袋不僅帶給人疲倦、精神不濟的負面觀感,也是最容易顯出老態、無神的部位,對於許多熟齡女性急欲改善鬆垮眼袋或淚溝的困擾,整形外科李兆翔醫師指出,可利用無痕眼袋手術治療以獲得改善,其術前術後的明顯差異將可令旁人眼睛為之一亮。
  
李兆翔醫師表示,眼袋的構成因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外,眼窩脂肪的堆積和膨出,眼瞼皮膚以及眼輪匝肌的鬆弛皆為造成眼袋形成的主因,此外,因年齡而產生的老化現象、時常熬夜晚睡或長時間盯電腦螢幕的工作族群,更容易加速眼部肌膚的老化,進而造成後天眼袋的形成。

李兆翔醫師說明,目前眼袋手術可分為傳統眼袋手術與新式無痕眼袋手術,而傳統眼袋手術又可細分為外開式手術與結膜內開式手術兩種。外開式手術是於下眼瞼的睫毛根部約0.2公分至0.3公分處做皮膚切口,將多餘外皮及脂肪去除,其優點為適宜任何一種眼袋,缺點為易留傷口且疤痕顯見;而結膜內開式手術,則是經結膜切開,將眼袋脂肪抽取,此種方法創傷較小,外觀無任何痕跡,但其缺點可能造成眼瞼萎縮,眼皮外翻等後遺症,且傳統的眼袋手術並無法同時改善淚溝問題。

李兆翔醫師表示,新式的無痕眼袋手術是針對傳統眼袋手術的缺點加以改善,經由下眼瞼結膜內開的方式,將分散為區塊的脂肪切除,且將切除的脂肪填補在眼睛下方的凹陷部位,撫平淚溝凹陷處,並同時具有拉提雙頰的雙重功效;無痕眼袋手術療程時間約30至40分鐘,術後於外觀上不會產生療程痕跡,術後一周內部傷口即可完全癒合,非常適合OL進行午休美容療程。

針對想接受無痕眼袋手術改善眼袋問題的民眾,李兆翔醫師提醒,若有乾眼症或過敏症狀的民眾,應於接受無痕眼袋手術前,接受相關治療,待專業醫師評估過後再進行療程,並於療程術後一周間,避免彎腰、提拿重物等動作,以防眼壓過高,造成眼周間瘀青;雖然無痕眼袋手術能同時填補淚溝凹陷,但對於眼袋脂肪不足者,李兆翔醫師建議,可於術後考慮進行玻尿酸等填補式療程,才能將臉部的線條更完美的呈現!

罕見!南瓜大小腫瘤 長在胃後方彰化縣一名87歲婦人,二個月前在左邊腰部發現腫塊而且可以直接觸摸到,有感覺腹脹情形長達2週,但並不會疼痛,由家屬陪同到署立彰化醫院就醫,經過詳細檢查,在婦人胃部發現19×14公分南瓜大小的腫瘤,緊急安排手術治療,目前病情穩定已返家休養,待後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圖:醫師說像南瓜大小的腫瘤在患者的胃部後方實在罕見)



樂威壯

署彰癌症中心余明昌主任表示,這名婦人在二個月前,在左邊腰部發現腫塊而且可以直接觸摸到,有感覺腹脹情形,但並不會疼痛,由家屬陪同到本院腸胃內科門診,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在胰臟部份有一個約19×14公分的腫塊,建議住院安排手術治療, 10月7日外科進行末端胰臟切除、脾臟切除合併胃修補手術,術後轉至加護病房採密集性照護,10月15日病況穩定後轉到普通病房繼續照護,10月18日開始緩慢進食,10月20日病理報告呈現為腸胃道基質瘤,病患術後進食情況良好,於10月31日出院返家照顧,目前一般外科門診持續追蹤中。

余明昌主任說明,接受癌症團隊照護服務的癌症類別以口腔癌居多,其次為大腸癌及肺癌。據國民健康局統計資料分析得知口腔癌為國人死亡第四位、大腸癌為第三位;其中肺癌為國人死亡原因第一位,由此數據中可得知癌症團隊醫療照護為目前所關注的議題,以彰化地區醫療資源分佈分析,北彰化地區平均每萬人口具備72.8床,南彰化地區則只有45床規劃,差異數達2/5,再再顯示南彰化地區醫療資源的不足。署立彰化醫院有鑑於此,故除了多年來積極針對癌症治療發展深耕多專科照護模式,更積極修建「愛‧承諾‧希望與尊嚴」的全新病房,以期造福鄉里,讓患病者健康再造。

嘴巴也會吐出膽結石?一位六十多歲的婦女因肚子絞痛送急診,竟嘔吐出四顆各約一點五公分大的膽結石,雖然大家感到難以置信,但這一吐卻成救命的關鍵診斷線索。在外科醫師緊急手術取出卡在小腸中約4乘3公分的大結石後,讓阿嬤免於因膽結石腸阻塞引發敗血而可能致死的悲劇。



超級犀利士

婦女肚子絞痛 口中吐出膽結石!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指出,當天接到通知趕到急診室會診時,在病人吐出的膽汁、食物殘渣中,赫然可見四顆結石,在行醫的印象中還未曾碰過這種情況,即時在國外應該也同樣不尋常。但這卻是膽結石掉落十二指腸後進而造成小腸阻塞的重要線索,在影像檢查發現下腹部確實有明顯陰影。如果再多耗一個晚上,就沒機會搶救。在趕緊送進開刀房取出腸內的結石,恢復小腸的暢通後,阿嬤在十天後出院。(圖:口中吐出膽結石,醫師也驚訝)

十二指腸的大結石到底從何而來?尹文耀醫師說,這位婦女有膽結石的老問題,近來飽受腸阻塞、排便不順之苦,後來因為肚子脹又絞痛得難以忍受而掛急診。他指出,阿嬤膽囊中的膽結石可能比較堅硬,在長期壓迫腸壁導致發炎、壞死後,在膽囊與腸間形成一個廔管通道,就像是一個捷徑,不僅讓大結石直接掉落十二指腸,一些小結石也跟著掉落,在大結石阻塞十二指腸或小腸前端下,才讓病人出現罕見的吐出較小的結石。


常見夜尿原因有4種
喝燕麥奶是不能減肥的
陽痿男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40%

尹文耀醫師表示,通常膽結石會出現膽囊發炎、掉落總膽管引發黃疸、或是近一步造成膽管炎,甚至合併胰臟炎。如果磨破膽囊則會造成腹膜炎,但像病人膽結石大到磨腸壁,並在膽囊與十二指腸間形成通道而未破掉形成腹膜炎的情況,實在罕見。但禍福一線間,綜合病人腸阻塞、肚子一陣陣絞痛、不會排氣、排便,加上幸運地吐出膽結石,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少見沒因敗血症而能夠救活下來。

※膽結石(來源:新竹馬偕)
婦女肚子絞痛 口中吐出膽結石!

事實上,病人罹患的膽結石腸阻塞在臨床上的症狀常常不明確,易被誤認為是胃腸不舒服,最後常因錯過治療時機而回天乏術。尹文耀醫師呼籲,當膽結石出現肚子痛、消化不良時,就應積極處理,但就算沒有特別症狀,也要定期追蹤,避免拖太久而引發嚴重的症狀,尤其當引發敗血症時,可是會致命的。他並提醒,平時在飲食方面切忌油膩,保持清淡,少吃大餐才是最佳的保養方法。

このページのトップ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