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的吳爺爺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中風病史,過去曾動過冠狀動脈疾病心導管支架手術,有天突然發現左腿愈加疼痛及發紺的現象,因此至萬芳醫院急診就醫並住院;經由身體檢查發現患者腿部動脈脈搏不佳,ABI的檢查 (ABI=足踝動脈收縮壓/前臂動脈收縮壓) 顯示該下肢循環不良,因此診斷患者有周邊動脈狹窄的問題,故安排血管攝影,發現左腿自股動脈以下完全阻塞,由於情況嚴重,醫師與患者討論後立刻執行血管成形術並置放支架,左腳疼痛及發紺現象於術後立即得到改善,患者恢復良好於數天後出院。(圖:醫師說明血管成形術免於截肢)

樂威壯
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黃仁弘醫師表示,動脈粥狀硬化會造成的各種急慢性缺血性疾病,依發生的部位而定,發生於心臟的就是所謂的冠狀動脈疾病,而發生於周邊就是周邊血管阻塞疾病,此類疾病最常見於五十歲以後的中老年人,多好發於下肢,引起下肢冰冷、麻痛、間歇性跛行、慢性潰瘍難癒等,因為並無明顯徵狀,許多病患容易忽略,其病因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煙有關,若引起血管阻塞,將導致末端肢體血液流量減少,而發生缺血症狀。
黃仁弘醫師強調,如果上述的情況嚴重,則常常無法單靠藥物治療,此時就需要手術的積極介入,最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截肢!然而現在醫療進步,傳統上病患可透過血管繞道手術來免除截肢,但是缺點是繞道手術的傷口大,手術及術後恢復的時間較長,因此可使用導管技術的「血管成形術」處理,導管手術不但傷口小、疼痛減少、恢復快且住院天數短,打通血管效果佳,置放支架一年後,血管維持暢通率約可達到八成左右,效果非常良好,實為此類患者的福音。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腿出現這幾種情況,小心是動脈血管阻塞的徵兆
你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肝不好的5個現象
黃仁弘醫師提醒有相關危險因子的患者,不要忽視自己足部的健康,一旦有相關症狀,務必要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