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澤霖醫師指出,夏季由於天氣炎熱,水分流失大,若未適當補充水分,常造成排便困難,導致痔瘡症狀發作。您在酷熱的夏天,有沒有多喝水呢?不要讓痔瘡打壞您的夏日假期。

樂威壯
張澤霖醫師說,痔瘡為現代人常見的隱疾之一,逾50%人口會在不同年齡階段受到影響。儘管一般在30歲後開始出現,但有研究報告顯示,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機會患有痔瘡,且不論男女患者比例相當。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20,000多名患者接受痔瘡相關手術治療,痔瘡好發族群包括: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腿出現這幾種情況,小心是動脈血管阻塞的徵兆
你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肝不好的5個現象
●長期受便秘/腹瀉困擾者:排便過於用力、過於頻繁、如廁時間長都易引發痔瘡。
●工作或生活中長期固定姿勢者:長期久站、久坐或負重易致使痔瘡症狀產生或變嚴重。
●腹壓增高/懷孕:腹內,骨盆壓力增加會妨礙靜脈血液回流,如孕婦因胎兒及分娩使盆腔血管受壓,亦較易患上痔瘡。但這類痔瘡對大多數女性而言,僅屬暫時性。
●發炎性大腸疾病患者:這一類患者,常因大便次數較頻繁,使痔瘡症狀容易出現。
遠離癌症,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的食物少碰
佳倍壯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壯陽藥該怎麼吃
※痔瘡的分類?
外痔
位於肛門管下半部(齒狀線以下)之皮下血管叢為外痔。外痔在肛門口附近,若腫脹時,通常肉眼即可發現,此處痛覺神經敏銳,可能會導致明顯疼痛。有時因摩擦而皮破及出血。於大便後在衛生紙或馬桶內發現鮮紅色的血液。另外因外痔腫脹突出造成肛門口分泌物增多,可能會引起肛門搔癢。
內痔
位於肛門管上半部(齒狀線以上)之黏膜下血管叢為內痔。由於齒狀線以上肛門管神經對疼痛的刺激反應較不敏感,一般內痔並不會導致痛楚,因此常會有大便無痛出血的情況。另外有時內痔或會墜脹至脫出肛門稱為「脫垂」。脫垂多半是因長時間便秘的壓迫、或是頻繁的排便動作造成推擠,或是懷孕時腹腔壓力增大所致,另外年老致使肛管黏膜組織自然鬆弛也是原因之一。脫垂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自行縮至直腸內,或可以手指推回。若脫垂情形嚴重難以推回則會對患者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擾。 混合痔則是指稱患者同時具有內外痔的症狀並相互影響而成。
不好意思看醫師嗎?一些簡單的自我測量方式,幫助您更加了解自己是否有痔瘡問題以下題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您就是痔瘡的危險族群喔!
自我快速檢測
1.你是否受到長期便秘或是腹瀉所苦
2.你是否在排便的時候感到痛楚
3.你在排便時有無出血症狀
4.你是否感到肛門周邊發癢
5.你是否感到肛門附近有腫塊或是組織
生活習慣檢測
1.排便時間不規則,常忍耐便意
2.有便秘的困擾,如廁時間較長 (超過5分鐘),缺乏適當運動
3.有肥胖傾向,BMI指數超過標準值
4.挑食,蔬果攝取少於 2~3種水果/天,1碗半蔬菜/天
5.水分(含湯水飲料等流質)攝取少於八杯水/天
6.三餐飲食不規律
7.時常飲酒或食用高刺激性食物
8.有長期腹瀉的困擾
9.時常處於緊張狀態
10.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